新闻资讯
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行业新闻

居家养老是老年人最普遍、最乐见的养老方式,而“家门口”养老供给不足的问题却相当明显。如今,一些地区开始发力探索“物业+养老”新模式,希望借助小区物业“距离近”“人员亲”“硬件足”的优势,充实社区养老力量、延伸社区养老触角。

新模式、新探索:物业+养老,怎么做的?效果又如何?(建议收藏)

在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,探索并建立新型养老服务模式,满足老年人护理服务等需求,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。居家养老是老年人最普遍、最乐见的养老方式,而“家门口”养老供给不足的问题却相当明显。
事实上,国内已经有不少城市在探索“物业+养老”这一新模式了,希望借助小区物业“距离近”“人员亲”“硬件足”的优势,充实社区养老力量、延伸社区养老触角。那在运营过程中他们是怎么做的?效果又如何?我们一起去看看。
苏州:“社区+物业+养老”新模式出圈 苏式“原居安老”真挺好
现场:您是7幢707的是吧?好的,您先别着急,我们管家马上就到。
一早,位于苏州姑苏区南园南路189号小区的物业值班前台接到求助电话,一名老人突发头晕、身体不适。管家王云霞立刻带上仪器赶到老人家中。
现场:高叔叔你好,哪边不舒服?(我感觉有点头晕了)你赶紧坐一下,(今天血压有点高,所以我感觉头晕了)今天药吃了吗?(药还没有吃)帮你去拿一下。
由于子女平时不在身边,每当看到熟悉的物业管家及时上门,高老伯都能安心不少。
苏州姑苏区南园南路189号小区居民 高鸿宝:应急的情况下,如果没有我们这个物业,你去找谁呀,有他们在,说说笑笑,感觉就跟自己人一样。
苏州姑苏区南园南路189号小区物业管家 王云霞:会根据每个老人,建立个人的老人档案,档案中有他们的个人信息,他们的健康记录表,他们的身体情况,对于他们的需求,都比较熟悉。
这边才处理完高老伯的求助,管家王云霞又立刻动身前往一旁的宋老伯家。因为老人今天预约了浴室扶手的适老化加装。
苏州姑苏区南园南路189号小区居民 宋刚:浴室里面有时候比较滑,现在物业公司帮我装一个扶手,这样我们进去方便一点,就不容易摔倒。
为应对老人居家遭遇突发事件,苏州已经有不少小区开始实行“物业+养老”的服务模式,物业公司与养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,安排物业人员24小时值班,引入夜间陪护照料、康复治疗等专业补充服务,进一步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。
苏州市民政局副局长 芮静珈:推进物业企业,转型升级为专业的养老服务公司,比如可以参与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,养老机构的运营等等,让苏州的老年人,能够真正享受到身边,床边和周边的贴心服务。
无锡:15分钟社区养老“服务圈”托起幸福“夕阳红
不光是苏州,物业的身影越来越多地活跃于各种社区养老场景,“物业+”正不断嵌入社区养老服务链条。在无锡梁溪区山北街道惠华新村,医生走进81岁的张淑金老人家里,为她进行免费义诊。同时,物业的工作人员为老人在卫生间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测量。
无锡梁溪区山北街道惠华新村居民 张淑金:我们的物业蛮好的,我一有什么困难事情,他们一喊就来了,他不嫌烦。
“铁定无忧”物业养老服务项目负责人丁燕霞:通过居家上门的方式,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助餐就餐,陪同就医,康复理疗,健康咨询上门,也就是家庭医生(服务),我们会上门进行适老化改造的建议,根据现场的条件和老人的需求,进行适老化的改造。
我国90%以上老年人居家或依托社区养老
根据国家卫健委测算,我国90%以上的老年人都在居家或依托社区养老。选择居家养老的人越多,供给不足的问题也就越凸显。
关注“物业+养老”新模式
“物业+养老”模式的出现,正是直击这个痛点,在社区人力有限、力不能及之处,物业成为“家门口”养老服务的有力延伸。那么这种模式还有什么优点吗?又存在哪些问题呢?我们接着来看。
多方共赢 物业成“家门口”养老新选择
小区物业作为居民的好邻居、大管家,拥有着“距离近”、“人员亲”、“硬件足”等优势,将物业服务人员纳入养老队伍的“物业+养老”模式,一方面,可以让物业服务企业利用其独特优势,充实基层养老力量,降低养老服务的总体社会成本。另一方面,对于物业自身而言,开展养老服务不仅可以弘扬孝道文化,提升企业形象,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、实现业务延伸、拓宽增值渠道、发掘庞大的养老市场,实现转型升级和经济效益。
早在2020年12月3日,住建部等六部门就发布了《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》,提出要补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,推行“物业服务+养老服务”居家社区养老模式,积极推进智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。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研发推广智能可穿戴设备、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、智能养老监护设备、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养老服务产品,推进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、5G等新兴技术在居家社区养老智能产品中的应用。
专家:不能单纯依靠市场力量 需出台更有力政策
不过有专家指出,由于部分养老服务的准公共性质,单纯依靠市场力量运作、民营企业参与,不足以构建健康有序的社区养老体系。为此,政府部门应出台力度更大的政策,对物业参与居家、社区养老服务给予大力支持。
目标一致 主体协调 服务升级 畅通“物业+养老”实现路径
物业是最贴近居民的服务组织,在参与养老服务方面有天然优势。不过,要把“物业+养老”这种新模式更广泛地推行,还有哪些需要破解的难题?
业主和物业之间是由合同约束的契约关系。从身边很多小区的实际情况来看,两者的关系往往比较微妙,业主与物业的矛盾纠纷也不少见。把自家老人的养老服务托付给物业,需要两者建立起高度互信且稳定的关系。
相比于物业,业主更信赖社区,而且目前主要是社区兼顾着辖区部分老人居家养老服务。要深耕“物业+养老”模式,社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,既要做老年业主“居家养老”的坚强后盾,把好关、守好门,也要起到指路明灯的作用,指导物业将更多居家健康养老服务项目“引进来”“领进门”,为小区物业跨界服务搭好台、铺好路。物业作为小区老年人居家养老的“服务管家”,也要逐渐成为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及时“响应者”与有力“回应者”,提供的服务项目要精准升级,比如提供助餐、助浴、助行、助医等。
总而言之,需要大家目标一致、主体协调、服务升级,共同推进居家社区健康养老服务的专业化、标准化与规范化发展,才能有效满足新时代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。
文章综合新闻观擦、上观新闻及小编观点,部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此仅供各位学习参考,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及时删除!